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推动青海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2022-08-30 21:45:00 3531

摘要: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近年来,青海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全面深化生态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了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但是,生态旅游业作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基石,仍需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一、青海生态...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近年来,青海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全面深化生态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通过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实现了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但是,生态旅游业作为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基石,仍需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

一、青海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重要价值在于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向世界展示生态高地的自然风光,推动人文风俗交流以及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青海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拥有较多的世界级自然环境景点,生态旅游潜力巨大,且生态旅游业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但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生态旅游业发展基础薄弱

一是青海省总体经济规模较小,对涉及生态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不够。二是青海省地处西北,中大型城市较少,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中大型城市群对国际游客引流、交通运输、宣传推广、文化沟通的支撑。三是青海省生态旅游业发展专业旅游人才匮乏,同时由于中东部地区在经济、城市发展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导致了青海旅游业人才流失严重。四是青海省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成为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二)生态旅游业粗放型发展,效率较低

近年来,青海以促进生态系统和谐、自然资源保护、民众福祉提升和地区经济发展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呈现井喷式发展。但是,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中规模贡献度大于技术贡献度,产业规模的扩大主要靠存量旅游规模驱动,发展方式主要是以资源要素投入为导向的粗放式发展。特别是在人才、技术等方面投入不足,致使专业人才、科学技术对青海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的支撑不够,生态旅游产品定位不精准,整体产业链的深度、广度不足,经济效益未实现最佳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缺乏与国际生态旅游市场相匹配的竞争力。

(三)农牧民分享生态旅游发展成果不充分

生态旅游的本质在于让当地居民得到最大实惠。青海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大多在农牧区,这些区域多为青海的经济贫困地区。生态景区的农牧民由于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专业技能等问题,致使当地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支撑主要依靠外部人才和外来资金的输入。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当地农牧民既没有资金投入,又难以适应现代旅游的就业需求,当地居民收益最大化的本质特征难以得到充分体现,从而降低了农牧民持续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热情,不利于生态旅游业健康持续发展。

(四)游客体验质量不高

由于生态旅游项目差异化竞争不够,生态旅游产品多样化创新不足,游客个性化服务不够,致使重复旅游人次不高,门票收入占比过大,加之旅游行业秩序管理不够合理,旅游安全事故隐患较大等问题大大的降低了游客对大美青海的体验质量。诸如,各市、州、县以原生态休闲为内核的乡村旅游,几乎所有景点都以花海、徒步栈道、彩虹滑梯等旅游项目为主,除去自然生态大美青海“表皮”背后的旅游质量较低,地域特色不鲜明、心意和新意并重的旅游产品匮乏;部分景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高颜值的生态旅游资源与游客的体验感形成强烈反差;旅游纪念品的区域独特性难以凸显,市场规范性与消费需求的满意度不匹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生态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推动青海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为实现青海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将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作为青海旅游业发展新的阶段性目标,打造一个包容国际与国内游客、居民与游客、社区与企业、政府在内的和谐共处、“共享幸福”的人性化旅游目的地,重点需加强以下四方面的建设。

(一)以全域旅游为框架,以国际性为目标发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青海省生态旅游业发展战略的系统性和宏观性。需要全省各地区、各部门全方位的共同参与和协作,各地区必须建立以区域生态旅游为主线,全面整合区域生态旅游资源、旅游服务业、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资源,为区域性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全面支撑;以区域生态旅游带动区域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共建共享,以全面提升循环协调发展布局;以国际性为目标科学地做好青海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布局工作,综合利用青海生态旅游资源,构建一环六区两廊多点的总体空间布局,打造具有魅力的国际生态旅游产业。其中,青藏高原生态旅游大环线为“一环”,青海湖、三江源、祁连风光、昆仑溯源、河湟文化、青甘川黃河风情为“六区”,青藏世界屋脊和唐蕃古道为“两廊”。同时各区域要凸显特色主题,防止碎片化和同质化。“一环”突出青海旅游的生态性,“六区”凸显青海旅游的自然风光与文化,“两廊”则突出青海旅游的奇与险。从根本上解决全省生态旅游业发展的不均衡,加速产业联动性,提升区域旅游形象。

(二)以供给侧改革为驱动,优化区域生态旅游要素

立足于“商、养、学、闲、情、奇、文、体、农”等九大旅游要素,加大全省各州、市、县、乡、村生态旅游业的供给端改革,提升各区域生态旅游产品品质和定位,努力打造游客满意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商,以西宁为中心,沿西宁-塔尔寺-原子城-青海湖经典线路,设计高端商务生态旅游线路,更好地为企业推荐适宜的旅游方案。养和学,首先,立足贵德、循化等区位优势和蕃域系列特色酒店,将研学、养生、度假有机结合,深度开发适合游客康养需求的同时,更好地吸引游客,提高旅游经济收入水平;其次,各州、市、县也要因地制宜打造研学旅游,如丰富各类博物馆、开发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等特色旅游,满足游客的差异化需求。闲,以河湟地区为重点,利用静霭的乡村原生态风貌,多维度打造休闲类型的生态旅游景点,最大限度的满足现代都市人慢享生活的需求,使游客获得良好的休闲度假体验。情,以西宁为轴心,建设一小时旅游圈景点,彰显不同季节的特色,以传统文化为基调设计民宿,跨行业联手打造婚纱摄影,发展“候鸟式”旅游养老产业等情感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情感需求。奇,以青海柴达木盆地为支点,通过整体规划,让游客在领略特殊地理地貌的同时,体验惊险刺激的旅游猎奇探险等项目。文,因地制宜,立足于各州、市、县、乡、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时代的红色文化和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融合现代的文化元素及科技元素,打造以探究文化、学习文化、感受文化等为目的的文化游艺景观,让游客通过多维度参与,深层次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体,以青海湖和格尔木为轴心,借助环湖赛开发参与性体验性较强的民间环湖骑行比赛、穿越柴达木马拉松比赛等,打造“以赛会友,以赛促游”的体育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青海,认识青海,感受青海的魅力。农,培育海东的生态农业、海西的柴达木枸杞、海西藜麦等农业品牌,以农旅融合开发农事体验、亲子QQ农场等农业自然生态旅游项目,进而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生活状况。

(三)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为契机,共享生态旅游红利

借助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机遇,在顶层设计方面,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思路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相关政策有效衔接,立足不同地区和农牧民个体发展情况的差异,设计全员共同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机制,做好因地施策,因人施策,打造区域特色生态旅游产品。更加重视让贫困地区农牧民主动参与生态旅游产业创新的整体设计,以多种形式促进贫困地区农牧民收入稳定增长,共同分享生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红利。

(四)以技术创新为动力,推动生态旅游业由资源驱动型转向技术驱动型

除在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与旅游管理方面的竞争外,未来国际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还将在技术创新对区域旅游支撑方面进行激烈竞争。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要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形成新的发展动力。首先,构建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利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增加青海生态旅游产业科技含量,促进青海生态旅游产业智慧化发展。其次,提升旅游电子政务发展水平。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上做好青海生态旅游业和旅游目的地分类建设工作,全面动态地呈现旅游景区信息,构建交易模块,方便游客交易。同时做好在线宣传工作,让更多的游客在电子商务网站上了解旅游景区信息,领略旅游景区特色。最后,加快景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管理和目的地公共管理中的信息采集与管理工作,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提升信息化服务体验。在生态旅游管理层面上突破传统方法,通过引进人才和技术,引导使用推广新技术尤其是大数据的应用;在市场层面上鼓励科技型企业投资生态旅游业,推动生态旅游业由资源驱动型转向技术驱动型。

(作者系青海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